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benqimuci xinwengonggao jingxuanzhuanti guokanliulan wangluoshoufa beiyinpaihang xiazaipaihang liulanpaihang caozuorukou wenbenneirong xiazaizhongxin lianjiezhongxin fangwenliangtongji papernavigation

栏目下载中心

手机端

网站访问量

总访问量:209,044

期刊简介

期刊名称: 安徽乡村振兴研究
创办日期: 1985年
主管部门: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
主办单位: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
刊期: 双月刊
电话: 0551-63774472
E-mail: ahxzxb@163.com;ahxz@chinajournal.net.cn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34-1341/S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2097-1931

2025年02期
理论视点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杨根乔;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确立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则之一。这一原则深刻彰显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内涵要义,深入阐释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意蕴,为制定改革政策、规划改革举措、推进改革实践提供了根本性的指导和遵循。新征程上,必须围绕人民的追求向往,把牢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标;聚焦人民的急难愁盼,找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依据人民的创造实践,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聚力点;立足人民的共同富裕,确保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带给人民更多的获得感。

2025 年 02 期 v.4 ;
[下载次数: 468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24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农业新质生产力系统:属性特征、要素结构与功能体现

宁健康;丁宁;程遥;

农业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农业生产力理论进行指导。农业新质生产力是农业传统生产力的质态跃迁,是多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关联和相互制约形成的巨大复杂的自组织系统。从属性特征来看,农业新质生产力系统属性是一般性和特殊性的有机统一;从要素结构来看,农业新质生产力系统主要可以分为以科技创新为决定性要素的第一层次,以农业新质劳动者、农业新质劳动资料、农业新质劳动对象为基础性要素的第二层次,以农业新型经营业态为组合性要素的第三层次,且各层次要素间按照质态、量态、空间、时间的组合方式进行特定关联;从功能体现来看,由于各层次要素组合方式的不同带来结构的多元化,进而促进系统功能的总体性扩张,具体体现为优化农业生产力结构、高效提升农业生产力规模、统筹农业生产力布局和优化农业生产力时序安排四个方面。

2025 年 02 期 v.4 ;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支持计划项目“中国城乡政策偏向对城乡收入差距变迁的影响研究”(2024-KY-107)
[下载次数: 356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21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价值意蕴及路径选择

邓新艳;廖和平;

新质生产力是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也是驱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引擎。当前,在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过程中,存在高新技术应用产业发展不畅、乡村高质量数字人才短缺、数字化文化资源开发不足、生态科技应用效果不佳、数字乡村治理水平不高等诸多问题。因此,提升科学技术水平、培引高质量数字人才、开发数字化文化资源、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打造新时代智慧乡村,有利于推动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2025 年 02 期 v.4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乡村振兴战略视阈下农村妇女事业发展研究”(18BKS12)
[下载次数: 849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61 ] HTML PDF 引用本文
乡村治理

未来乡村建设的实践模式、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基于浙江省的经验探讨

刘垚;叶笑云;

未来乡村建设是以数字化赋能为中心的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浙江省未来乡村建设实践可概括为生态可持续发展、文化传承要素激活、产业融合发展、数字化智能转型、区域协同综合发展等五大模式。未来乡村建设以数字场景建设为特色,通过数字化实现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但也面临数字场景景观趋同化、本真缺失的魅化、人情社会瓦解、示范意义大于现实价值、虚实脱节等现实困境。文章提出优化未来乡村建设的高质量发展路径:以顶层设计为核心,推动“物”与“非物”融合,促进场景与人情社会的联结,强化示范村落的内容创新和提升营运效益,全面打造以本真性为基础的“第三空间”。

2025 年 02 期 v.4 ;
[下载次数: 234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28 ] HTML PDF 引用本文

从“驻村”到“助村”:乡村柔性治理的优化策略——基于B市GC村的驻村经验诠释

吉伟伦;杨培;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原本的刚性治理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乡村治理要求。B市GC村的驻村实践表明,驻村干部助推乡村治理依旧受到村民“等靠要”思想、村民自治主动性不足、乡村社会日益“原子化”以及乡村公共精神缺乏等因素的阻碍。面对乡村治理的现实困境,需要完成从“驻村”向“助村”的深刻转变,完善化刚为柔、用情善治、开放包容、协作共赢的乡村柔性治理策略,以柔性治理克服刚性弊端,借情感价值完善乡村治理,育公共精神发挥主体力量,建合作平台完善协商机制,最终加速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2025 年 02 期 v.4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制度冲突与协调推进研究”(20AJL009)
[下载次数: 174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9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本期统计数据 more>>
2025 01
2024 06 05 04 03 02 01
2023 06 05 04 03 02 01
2022 06 05 04 02 01
2021 06 05 04 03 02 01
2020 06 05 04 03 02 01
2019 06 05 04 03 02 01
2018 06 05 04 03 02 01
2017 06 05 04 03 02 01
2016 06 05 04 03 02 01
2015 06 05 04 03 02 01
2014 06 05 04 03 02 01
2013 04 03 02 01
2012 04 03 02 01
2011 06 05 04 03 02 01
2010 04 03 02 01

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农村养老的发展现状、现实挑战与政策建议——基于全国2328个农村老年人的调查数据

王国峰;张丽红;

解决我国农村养老问题是乡村振兴的客观要求。文章基于全国2 328个农村老年人的调研数据研究发现,当前农村养老呈现资金保障不足、养老保障制度不够完善、养老服务供需不相匹配、养老服务和个人生活满意度评价总体不高的局面。农村养老面临着经济来源不足、饮食结构单一、医疗保障体系尚不健全以及精神慰藉不足等现实挑战。为推动农村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要提升农村社会养老保障能力、建立助餐服务制度、提升健康服务水平、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等。

年 期 ;
[下载次数: 1,809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more>>

浅析我国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原因及对策

杨喜;

职业倦怠作为一种普遍性职业问题,是每一个行业都可能会遇到的。职业倦怠问题不仅会影响基层公务员自身的身心健康,而且还会影响着基层公务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关系到政府的执政水平和行政效能,文章通过介绍我国公务员报考热与公务员职业倦怠并存的现状,分析了基层公务员由于晋升困难、工作压力大、工资待遇比较低和基层公务员个人没有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等原因而产生了职业倦怠,并针对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2015 年 02 期 v.6;No.26 ;
[下载次数: 1,745 ] [被引频次: 101 ] [阅读次数: 71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平衡计分卡在商业银行绩效管理中的应用

陈能睿;

传统的商业银行绩效考核偏重于对财务指标的考核,强调对经营活动结果的评价,未能有效考核非财务业绩驱动因素的贡献,影响绩效管理的效果。平衡计分卡原理克服了这一局限,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将全行战略转化为实际行动方案,实现财务与非财务、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定性与定量、结果与过程等多维平衡,为商业银行绩效管理提供了新的选择。

2013 年 04 期 v.4;No.18 ;
[下载次数: 377 ] [被引频次: 59 ] [阅读次数: 44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政府流程再造: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技术支撑

吴昌杰;

我国政府流程再造的改革实践经历了效率政府建设的初级阶段和以建设整体性政府为目标的深化阶段,目前已进入以智慧政府为标志的突破阶段。在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战略背景下,以政府流程再造为战略突破口和重要技术支撑,推动政府机构优化和职能重构,促进政府治理模式向主动化、精准化、智慧化和科学化转变,驱动政府治理能力跨越式提升,成为实现我国政府现代化转型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路径。

2018 年 04 期 No.46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战略愿景与路径优化研究”(14AZD009)
[下载次数: 1,364 ] [被引频次: 57 ] [阅读次数: 3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的优势、问题与展望

柯尊清;

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网格化管理同样面临公共伦理问题、政府职能边界问题、组织运行优化问题和管理模式的推广应用问题,据此,提出从四个方面来完善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推进网格化管理中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融合,明确和划定政府职能边界,优化业务流程设计,破解网格化管理推广应用的困局。分析网格化管理的优势、问题和趋势,形成对网格化管理的全面深入的认识,对于网格管理实践具有现实意义。

2013 年 04 期 v.4;No.18 ;
[下载次数: 673 ] [被引频次: 56 ] [阅读次数: 106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地方政府行政审批流程再造的探索与思考

王泾波;

文章从化繁就简等视角出发,探索地方政府行政审批流程再造问题。阐述了行政审批流程再造的理论依据,提出了推进地方行政审批流程再造的建议和设想,如清除观念上障碍、推进审批创新、编制地方政府行政审批流程再造图、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等,以"便捷、高效、顺序、流畅"的审批流程,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2013 年 01 期 v.4;No.15 ;
[下载次数: 751 ] [被引频次: 50 ] [阅读次数: 94 ] HTML PDF 引用本文
more>>

直播电商助力乡村振兴:形成机理、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

王晴;

作为"互联网+"的新业态和新模式,直播电商对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基于"需求·制度·工具"的分析框架,对直播电商助力乡村振兴的机理、困境及优化路径进行剖析。研究表明,直播电商助力乡村振兴的形成动力主要包括情境需求的拉动力、政治赋权的保障力和技术赋能的推动力,其现实困境集中于设施与产业、观念与能力、服务与治理、流量与合规等方面。为此,要积极推进乡村直播电商政策的有效对接、培育乡村直播电商人才队伍、加强乡村直播电商市场监管、促进乡村直播电商产业融合,从而构建多元主体协作共建体系,加快直播电商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价值转化。

2021 年 05 期 No.65 ;
[下载次数: 3,773 ] [被引频次: 28 ] [阅读次数: 86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数字经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证研究——基于安徽省2010-2020年的面板数据分析

苟波;洪功翔;

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并推动其高质量发展已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抓手。文章以安徽省2010-2020年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利用平移熵值法探索数字经济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体系。通过回归模型验证发现,数字基础设施、数字技术应用水平、数字产业发展动力能直接促进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同时,数字经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表现在四个方面:提升制造业的经济发展效益、促进制造业的绿色发展水平、改善制造业的社会发展效益、增强制造业的创新潜力。

2021 年 05 期 No.65 ; 安徽省高校协同创新项目“安徽深度融入长三角跨界协同治理”(GXXT-2019-039)
[下载次数: 3,583 ] [被引频次: 24 ] [阅读次数: 27 ] HTML PDF 引用本文

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耦合协调发展研究——以安徽省宣城市为例

唐静;

文章基于2015—2019年面板数据,通过构建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系统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耦合度、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宣城市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系统综合发展水平、耦合度以及耦合关系进行测算。结果显示:宣城市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系统综合发展水平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并由乡村振兴主导型向乡村旅游主导型转变;二者耦合协调度主要经过“严重失调—中度失调—轻度失调”三个发展阶段,协同效应由弱到强,但离良性耦合发展还存在较大差距。

2022 年 02 期 No.68 ; 安徽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重点课题成果“基于STJRPAT模型的长三角区域低碳发展研究”(QS202158)
[下载次数: 3,327 ] [被引频次: 7 ] [阅读次数: 42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我国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Meta与扎根理论的方法

刘超;

对我国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有利于了解我国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水平。文章采用Meta分析法对我国基层公务员的职业倦怠现状进行了定量评估,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基层公务员的职业倦怠指数为2.90,职业倦怠程度不高。从性别、婚否、学历和职级四个方面,对我国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进行了亚组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公务员的职业倦怠高于女性,未婚公务员低于已婚,学历和职级则分别与公务员职业倦怠呈正比和反比。利用扎根理论对我国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影响因素进行了归纳,通过开放式编码、主轴性编码和选择性编码,最终获得政策制度、社会公众、工作环境和个人主体四个影响我国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的主要因素,并进行相应的分析,为下一步提出降低职业倦怠的措施提供参考。

2022 年 01 期 No.67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大数据视角的基层公务员考核创新研究”(17BZZ062)
[下载次数: 3,244 ] [被引频次: 42 ] [阅读次数: 35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社会组织参与的耦合研究

徐景妍;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场大考,不仅检验了政府的综合治理能力,也考察了社会组织的有效参与能力。近年来我国社会组织愈发成熟壮大,凭借自身的资源优势、专业优势、协调优势在公共危机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社会组织在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过程中仍存在着地位较低、能力较弱、法律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因此,为了打赢这场防疫阻击战,政府需要与社会组织有效配合,充分完善政府与社会组织在防疫工作中的耦合机制建设,才能为社会组织参与公共危机治理提供更强大的动力支持。

2020 年 02 期 No.56 ;
[下载次数: 3,139 ] [被引频次: 24 ] [阅读次数: 84 ] HTML PDF 引用本文
more>>

最新动态

友情链接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
检 索 高级检索